胶东在线7月31日讯(通讯员 邱亚男 刘玉冰) 2025年7月,鲁东大学教育学院“心源计划”暑期实践团再度出发,33名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学院副院长辛素飞、辅导员刘玉冰两位老师的带领下,赴烟台市儿童福利院开展为期11天的“心桥”专项社会实践。他们运用专业技能,为院内孤残、智障及多重障碍儿童提供精准心理关怀,助力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在新时代儿童福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特殊儿童的心理关怀需求日益凸显。为织密特殊儿童心理支持网络,“心源计划”实践团聚焦存在心理障碍、情感缺失、行为习惯偏差的儿童,开展了系统化、专业化的服务。实践团运用问卷测量、房树人测验、OH卡牌等专业工具科学评估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并结合团体心理辅导中的行为表现建立专属心理档案,精准划分后续辅导目标。在此基础上,实践团成员运用音乐疗法、绘画艺术疗法等专业技术开展个体与团体干预,辅以情绪识别训练、生活技能微课堂等多元活动,帮助孩子们释放情绪、改善行为。同时,团队还面向福利院护理员开展心理支持知识传递,助力构建“医—康—教—社”一体化心理关护体系,为“折翼天使”点亮一盏盏“心”灯。
“姐姐你明天还来吗?我们还能一起玩吗?”活动中,一名小男孩充满期盼的询问,道出了孩子们对专业陪伴与温暖关怀的深切渴望,也印证了实践活动的实效与温度。


“心源计划”实践团自2021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持“为学须有本原,致远不忘笃行”的理念,积极响应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致力于为困境儿童输送专业、持续的心理支持。五年来,实践团足迹遍布临朐县“希望小屋”、栖霞市“星光公益”与“爱的传递”公益组织、烟台市儿童福利院、新石路小学等多地,以专业志愿服务织密基层公共心理支持网络。截至目前,实践团累计服务时长达9000余小时,覆盖2000余名儿童青少年,筹集善款11256元,赠送学习用品313份,用实际行动为困境儿童成长注入“心”动能,为基层社会治理增添青春力量。


“心源计划”实践团是鲁东大学推动心理学知识从课堂理论走向社会实践、从校园延伸至社区一线的生动典范。团队成员在青春成长关键期扎根基层,以实干诠释担当,让专业学识切实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力量,实现知行合一。他们的专业实践,不仅为特殊儿童点亮了成长的“心”灯,也为新时代儿童福利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温暖而坚实的青春力量。
